让数学作业批改人文化
——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数学在小学教学中属科学类,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批改的时候也是科学的态度: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学生往往是在看到作业本上鲜红的大叉后,才知道答案不对,匆忙订正交于老师。教师也往往是在学生某道题错误比较集中后又在课堂上集体讲解一遍。数学不像语文,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来向老师表述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样,教师对于学生是如何做题的,做题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做题时那独特的内心体验又是什么等却不得而知。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我一直在思索着、寻找着。
一天,一位朋友从英国回来,和她交流中西方教育感受时,她谈到的一点对我深有启发。她说:“英国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都要在作业后画一张小脸,或笑、或哭、或面无表情。笑脸表示今天的作业完成很轻松,哭脸表示今天完成作业很困难,面无表情则表示今天的作业不轻松,较吃力。”
我猛然醒悟,这不就是我一直寻求的方法吗!于是,我立即着手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实施。我告诉学生:(要实事求是)
上课听懂了,作业完成轻松愉快的,在作业后面画
上课内容基本听懂,作业经过思索能独立完成的,在作业后面画
上课的内容没有听懂,作业完成很困难的,在作业后画一张哭脸
方法试验下来,效果出来了,一部分学生笑得很可爱,一部分学生不光画了哭脸,还把泪水画了一长串。
我立即因材施教。在笑脸后写上:“你真棒,看到你的笑脸,老师开心极了。”面无表情的脸,老师要鼓励:“真佩服你,这么难的题,通过你的努力都做出来了,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一定能变成笑脸的!”遇到哭脸,老师要安慰:“你很诚实,老师真高兴。有不懂的没关系,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于是,课余时间老师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走到学生们中间,迎着学生喜悦的面容去化解学生的一个个难题。教师不仅仅是授业者,学生的情绪体验也时刻在教育着我:不断调整着教学进度及教学的难度,琢磨着怎样讲解学生更易于接受……
时间慢慢地推移,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数学作业本上的这种朋友式的交流。轻松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不懂就问的学生越来越多。新课标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老师们都能以朋友的姿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用“心”去施教,那么,他不仅能体会到学生成长的快乐,更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