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马鹏华老师在由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连云港市教育局、少先队连云港市工作委员会等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市优秀辅导员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现将马老师的在日常辅导员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与经验向老师们做一个汇报展示,期盼能引起各位辅导员老师的共鸣。


爱能收获爱
不知不觉间,在少先队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已度过了四个春秋。我深爱这一行,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说实话确实很忙很苦很累,我却乐在其中。因为在我发自内心的去爱孩子们的时候,我收获了更多的爱,五十多个孩子给我的爱!
一、爱之根本——尊重孩子
在中队管理中我认为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孩子应该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自尊心也特别的强。学生犯了错误时,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试着体贴学生,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目标。
心中有爱,爱可以赢得爱。心中有爱,举手投足之间挥洒出来的是温暖、亲切、宽容。你的温暖让孩子自在,你的亲切会鼓舞他们,你的宽容会启发他们。让我们把愤怒的姿势换成握手,让一句厉声的喝斥变成温和的凝视,轻拍对方的肩膀,给仇怨一个宽容的眼神,用心倾听卑微的人的话语……
二、爱之载体——小班干团体
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成绩的差距等都有可能造成一些不易调合的矛盾冲突,光凭老师一人之力肯定不行。班级必须建力起强有力的小班干团体。他们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
选出了小班干团体,就应注意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去组织和管理班级同学的学习与生活。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班干的工作责任心加强了,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得井井有条。
三、爱之动力——班队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学习与游憩相融合,才能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同时在设计活动时,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后进生的特长,顺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获得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
比如主题班队会,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等都是很好的班级催化剂。就拿晨会课来说吧,这个属于辅导员“专利”的阵地,我们可以把它变为一个短小的集体活动。由值周小老师根据本周的行为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晨会内容,主持人按学号轮流,一周一轮。晨会内容可以针对班、校、社会等一些热门话题讨论,还可以有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培养了主人翁意识,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的长处也得以表现出来,变得积极、大胆,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现将本人这几年获奖情况整理如下:
2005-2006年: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005-2006年:本人所带中对被评为“优秀中队”。
2006年3月,本人获得市教育局嘉奖。
2007-2008年第一学期,本人所带中队在校组织的作文、写字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007-2008年:本人被评为校“十佳少先队辅导员”。
2007-2008年第二学期,本人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2008-2009年第一学期,本人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