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节水型学校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感,达到节能降耗、节约开支,促进学校稳步发展的目的,根据《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全面开展学校节水工作的通知》(苏水资[2011]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江苏省节水型学校考核标准》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方针,以制度创新为动力,规范学校用水,提高全校师生节水意识,建立学校调控、全校师生参与的节水型机制,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提高节水自觉意识,加大节水设施改造力度,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和先进器具,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项指标,争创节水型学校,促进学校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组织领导
为推进节水型学校创建活动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由
戴咏芳(校长)任组长,陈法金(副校长)任副组长,郑洪斌、金立明、王永、祝祁岭、姚雪勤、许彬彬、李至艳、陈晴、郭楠为成员的节水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由李国栋、樊永生、宋军担任节水管理员,负责巡回检查及学校节水管理日常工作。节水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校节水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及资金的审批,研究处理学校有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对全校日常节水工作进行指导、管理,领导小组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活动中的重大问题,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
三、具体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公共服务、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深入推进改革,建立有利于节约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建立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节约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探索通过新体制新机制提高后勤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连云港师专一附小节约用水管理制度》,降低资源能耗。
2.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对建设节水型社会重要意义和创建节水型学校活动必要性的宣传,将节水教育纳入学生行为准则和德育考评之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增强广大师生员工节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宣传标语、黑板报、周周讲、电子屏、校园网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做到校内有节水宣传标语,用水设施和器具旁有节水宣传标志,教育管理学生爱护节水设施,树立节水观念,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节约每一滴水。努力营造节水有益的校园氛围。
(2)各年级自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3.采取切实有效的节水措施
(1)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供水管道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延伸,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建设,又加上老管道年久失修,故此经常有跑、冒、滴、漏现象,虽然能及时抢修但总是有浪费水的现象。所以节水的第一措施就是对年久失修的老管道进行了改造。
(2)总务处设专门人员完整规范用水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进行节水、用水统计和分析;经常了解用水情况,定期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无跑冒滴漏、长流水、等浪费水现象,积极查找跑、冒、滴、漏,把水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3)开展"我为学校节约一滴水"实践活动,使节水宣传教育变为学生的实际行为。
①开展“节水与健康成长” 的主题队会活动。
②开展节水签名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③开展节水征文活动。
④开展参观水厂、专题采访活动。
⑤学生编辑制作“节水知识手抄报”,各班级将学生“节水知识手抄报”粘贴在教室供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创造良好的节水宣传氛围和环境。开展电脑绘画、节水漫画征集活动。丰富多彩创建节水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节水观念,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4)对校园内部的用水设备、管道器具进行仔细清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节水标准和政策,对全校不符合节水标准的设施和器具坚决淘汰,按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 ,改用节水型阀门等器具。厕所内的水龙头和水箱按节水型用水器具标准安装。
(5)我们拟建循环水改造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厕所冲洗、校园绿化、景观用水等。